春季是猪病高发的季节,很多养猪户都为各种猪病而感到头疼。下面介绍春季猪传染病的预防对策.
1. 猪肺疫
(1) 发病特点
猪肺疫是由猪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消化道或者飞沫传播的呼吸道疾病, 该种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环境气温骤变、饲养环境潮湿、长途运输等原因导致的。该种疾病发病十分突然, 猪死亡迅速, 有的猪当晚进食正常, 第二天早上就发现死在圈舍内。发病后多数病猪进食停止甚至废绝, 体温迅速升高到40~41℃, 心跳速度加快, 呼吸十分困难, 坐地不起, 伸颈呼吸, 在猪的颈下出现红肿性斑块。一般病猪出现病症后1~2天内死亡, 少数病猪还会出现咳嗽和流脓性鼻涕等症状, 前期发病会发生严重的便秘, 后期发生水样性腹泻。
(2) 防治对策
首先, 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 清洁圈舍卫生, 定期接种疫苗, 猪群中一旦出现发病猪, 应该及时将其隔离观察治疗, 并对整个养殖场进行紧急消毒, 所有猪群紧急预防接种抗生素类药物, 对于病死猪应该做好无害化处理, 禁止上市销售。其次,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现阶段, 市场存在的猪肺疫疫苗有两种, 两者同时使用不会出现交叉免疫, 因此, 建议同时使用这两种疫苗, 可以与猪丹毒疫苗混合接种。最后, 做好药物治疗工作。发病后如果及时使用药物治疗, 病猪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对病猪注射盐酸环丙沙星或复方培氟沙星, 用量为每公斤体重4毫克, 复方胆汁每头10毫升, 每天2次;或者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混合肌肉注射, 每天2次, 连用3天;或者使用2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20毫升 (25~50公斤体重的猪用量) , 肌肉注射, 每天1次, 连用3天, 效果显著。
2. 猪流感
(1) 发病特点
猪流感也就是猪流行性感冒, 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 各个年龄和品种的猪都可以感染该种疾病。本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流行性, 多发生在秋末和早春以及寒冷的冬季。该种疾病传染速度快、流行性高, 经常呈现大范围流行趋势, 猪流感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发病后典型的症状就是突发性的咳嗽, 并伴有发热和稽留热症状。潜伏期一般为2~7天, 患病时间为1周左右, 突然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41℃,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甚至废绝, 常常卧地不起, 不愿意走动, 呼吸困难, 咳嗽十分剧烈, 个别猪会出现关节炎。如果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 可能会继发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
(2) 防治对策
首先, 控制传染源进入。在养殖场内外应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防止生猪与外界生物接触, 避免流感人群与猪群接触。仔猪应该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其次, 做好环境卫生清理工作, 保证圈舍清洁、干净、干燥, 通风效果良好。再次, 在疫病高发季节应该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用过氧乙酸对圈舍、用具、水源以及人员进行全面消毒, 同时还要向饲料和饮用水中添加一定的维生素, 以提高猪群的抵抗力。最后, 做好药物防治工作。在发病猪群内及时投喂抗生素, 可以使用头孢、氟苯尼考来控制并发或继发感染, 能有效降低猪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在饮水中添加利巴韦林、黄芪多糖对控制本病也有很好的效果。此外, 还可以静脉注射葡萄糖500~1000毫升, 以帮助解毒、增强抵抗力、增强心肌功能。
3、传染性胃肠炎
(1) 发病特点
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其特点是,病猪出现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一旦有猪发病,会在猪群中迅速传染。
(2) 防治对策
该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和继发感染,常用安维糖静脉注射或补液盐内服,同时使用氯霉素或磺胺脒等抗菌素对症治疗。
4、猪轮状病毒病
(1) 发病特点
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冬春多发,且只发生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病状为仔猪厌食、呕吐、下痢。
(2) 防治对策
发病后应立即停止哺乳,内服葡萄糖盐水、复方葡萄糖溶液,有较好疗效。
5、仔猪黄痢
(1) 发病特点
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初生仔猪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排黄色稀粪为特征,多发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少有呕吐。病程较急,发病后一般都来不及治疗就死亡。
(2) 防治对策
若发现有1只仔猪感染,应立即对全群进行预防性治疗,一般内服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磺胺脒等抗菌素或调痢生、乳康生、乳酶生等微生物活菌制剂,可迅速控制传染,效果较好。
6、仔猪白痢
(1) 发病特点
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多发于10~30日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此病以排白色糊状稀粪为特征,发病季节不明显,病死率也不高,但不及时治疗易成僵猪。
(2) 防治对策
用磺胺脒、土霉素、强力霉素、氟呱酸、痢特灵、白痢散等药物治疗,有良效。
7、仔猪红痢
(1) 发病特点
又称猪梭菌性肠炎: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是3日龄内新生仔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一周以上的猪很少发病),偶有呕吐,排红色粘粪。一般来不及治疗即死亡。
(2) 防治对策
预防是控制该病发生的关键措施,一方面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卫生,减少感染机会;另一方面,可在仔猪初生3日龄内按每公斤体重每次内服青霉素或链霉素8万单位,每天2次,有良好预防效果。
8、仔猪副伤寒
(1) 发病特点
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侵害2~4日龄猪,无明显季节性。急性型初期便秘,后下痢,拉恶臭血便,腹下、耳下、四肢末端、嘴尖、尾尖等身体远端皮肤呈红色,后期变为青紫色,体温升高。慢性者便秘与下痢交替进行,粪便呈灰色、淡黄或暗绿色,皮肤上有湿疹。
(2) 防治对策
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土霉素等对该病无效,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有一定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