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通风良好
加强饲养管理,把握好各日龄的温湿度(特别是育雏期间的湿度),关注并改善通风,控制湿度,减少鸡舍内粉尘细菌微生物含量。目标棚舍要透而不凉,做好体感温度曲线管理和通风管理。科学合理的通风换气,保障鸡舍内充足的含氧量。着重关注夜间棚舍1/2、2/3处的体感温度和含氧量。看鸡施温,灵活掌握,控制相对温差,减小温差明显引起的冷热应激。杜绝冷风吹鸡现象,特别是注意观察鸡群的体感舒适度,减少和避免鸡群应激。
2、针对垂直传播疾病,加强开口管理
科学合理的选择开口方案,鸡雏开口药中应该注意垂直传播的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更要关注促免疫系统发育、腺胃功能改善和发育缺陷的弥补。保障必须营养的及时供应,促进胃肠道消化器官的早期发育,提高鸡雏体质,免受外源病原感染。
3、做好免疫预防工作
根据鸡场所在区域流行疾病和发病史,合理选择疫苗和防疫程序。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有效减少外感病原感染传播。
4、合理选择药物防治
找出病因、确诊疾病,把握用药时机,合理用药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避免不能区分病症,导致用药方向错误,出现越治病情越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