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商务合作,请直接在网站下方【在线留言】处留下联系方式,我们会主动联系您。

  • 公司地址
    中国,山东,青岛
  • 联系电话
    166-7850-8905

仔猪水肿病防治技术

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是由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所诱发的一种对断奶仔猪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急性致死性的散发病。此病的发病率不算高,一旦猪只感染,其死亡率就显著提高。

一、疫情趋势与流行特征

仔猪水肿病主要是影响断奶后的第7到第10天左右的仔猪,尤其是生长迅速、营养状况优越的仔猪。每年的主要发病高峰期多集中在3-5月与9-11月。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管理因素:环境饲养管理不善,如生活环境卫生状况不佳、消毒不规范以及营养缺乏等,都可能导致肠道微生物区系发生改变,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提供了繁殖场所,进一步导致疾病的发生。

2、饲料因素:断奶后饲料单一或过度铺施高蛋白饲料,这些都可能导致仔猪的胃肠功能发生紊乱,为致病菌提供了繁殖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产生了毒素,从而触发了疾病。

3、免疫因素:仔猪出生后,从母猪乳汁中摄取并吸收获得母源性的抗体,这些母源性抗体能在仔猪体内保持7至35天,对疾病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4、生理因素:在断奶初期的仔猪,其胃底腺的发达程度聚不够和体内淀粉酶及胃酸的分泌不足,都会对植物蛋白和淀粉的消化造成影响,在肠道内发生腐败分解,产生毒素,从而导致肠道功能的异常。

其他外部应激因素:过早断奶、饲料骤然改变、不恰当的饲养方式、气候变化、天气潮湿以及防疫和阉割等诸多外部应激因素均可诱发该病。

三、临床表现

急性患猪突然发病,步态不稳,走路蹒跚,倒地后肌肉震颤,严重的全身抽搐。眼睑苍白、水肿口吐白沫。 通常是在敏感猪群中一头或几头见不到明显的 临床症状,几小时即死亡,被感染的猪只大多很健壮,吃得饱长得快,亚急性型猪表现食欲废绝,精神沉郁,体温多不高,眼睑、鼻、耳、下颌、颈部、胸腹部等水 肿,皮肤发亮,指压留痕。行走时四肢无力,盲目前进或转圆圈,倒地后四肢呈游泳状,很快出现后肢麻痹、瘫痪,倒地不起。解剖特征。最突出的是水肿、胃、眼睑、结肠肠系膜、喉部皮下、腹部均有发生,尤以胃壁水肿最明显。

四、治疗

1、2.5%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公斤体重10毫升,肌注,每日2次,连用2-3天。病重者用5%葡萄糖盐水300-500毫升,维生素C10毫升1次静注。

2、泻痢止、菌支灭和肠炎康单独或任选2种合用,并配以增益素直接饮用。